一、 空调系统简介:
空调有通风系统和水系统及电气系统,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防排烟、送排风系统等;水系统包括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冷媒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排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等。
空调系统受水质、环境及使用与维护保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使用年限不等。科学、有效、及时的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清洗、保养保障空调系统节能稳定的运行会增加空调的使用寿命。
二、 影响空调系统的因素
(一)污垢沉积
空调系统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自来水经过软化水系统处理后由补水装置补充给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等。其中以溶解的重碳酸盐Ca(HCO3)2、Mg(HCO3)2最不稳定,溶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一部分水被蒸发损失掉,溶解其中的各种盐类则不断被浓缩;同时由于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导致水的pH值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重碳酸盐更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因此、当循环水通过换热器表面,特别是温度较高的表面时,重碳酸盐就会受热分解形成极难溶解的CaCO3、MgCO3结晶沉淀,即通常所称的水垢。水垢的形成造成系统管径变细增加阻力水流量减少,不仅影响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而且空调性能降低。
(二)金属腐蚀
空调水系统材质通常采用铜管、碳钢管等金属及合金,易发生异种金属相接触间的宏观或微观电偶腐蚀,同时循环水中存在C1-、SO42-等离子和较丰富的溶解氧,易产生溶解氧引起的氧化还原电化学腐蚀。电偶腐蚀和氧化还原电化学腐蚀对设备产生的危害极大。
(三)菌藻滋生
在空调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和PH值范围恰好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水中存在着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源如有机物、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铁等,再加上循环水通过冷却塔与阳光、空气充分接触,因此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量菌藻繁殖会使空调循环水系统水的颜色变黑、发臭,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会形成大量生物粘泥导致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另外沉积在金属表面的生物粘泥还会引起严重的垢下腐蚀;并隔绝了水处理药剂对金属的作用,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缓蚀阻垢效能。
三、水垢对空调系统的危害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
热 ↑
Mg(HCO3)2→MgCO3+CO2+H2O
沉淀↓
热 ↑
Ca(HCO3)2→CaCO3+CO2+H2O
沉淀↓
(一)水垢降低了制冷机的热交换率
冷却水中含有大量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热交换过程中,冷凝器中冷却水吸收冷媒中的热量,温度上升,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溶解性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从而很容易在换热表面上达到饱和状态,由水中结晶析出,这些结晶物不断沉淀于换热表面,形成硬石般的水垢。
(二)冷凝管中冷却水吸收的热减少水中含有的磁性物质和含钙物质的可溶解性,碳酸盐等从水中析出,增厚了管壁。
(三)冷凝管中的污垢缩小了水管截面积,限制了冷凝管中的水流量,从而影响了冷却效果。
(四)水垢和微生物膜形成的隔热层对正常的热交换产生阻碍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使制冷系数COP值下降,从而导致主机负荷功率加大。
(五)冷凝管中0.3mm的水垢会降低21%的换热效率。
(六)结垢导致多耗电,压缩机消耗更大的电能以补偿由于冷凝管中水垢和污垢造成的热交换损失,冷凝器中0.3mm的水垢增加耗能10%。
水垢对热交换的影响
水垢厚度(mm) |
热交换程度(BTU/ft2/F0) |
换热损失(%) |
0 |
92.77 |
0 |
0.3mm |
73.68 |
21% |
0.6mm |
61.12 |
34% |
0.9mm |
52.20 |
44% |
1.2mm |
45.60 |
56% |
1.6mm |
39.52 |
57% |
四、微生物膜对空调系统的危害
(一)微生物膜降低换热效率是水垢的5倍,与水垢相比,微生物膜会对换热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和pH值的范围恰好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常见的并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大致有三种:即藻类、细菌和真菌。其中藻类聚积在填料上会影响传质效率。而细菌分泌的粘液与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形成粘泥沉积物,附在管壁上。
(二)微生物膜会咬蚀冷凝管壁,调查表明:在热阻方面,微生物膜是水垢的5倍。
微生物膜和碳酸钙膜热传导率比较表
冷凝器中的沉淀 |
热传导率(watt/m/0K) |
碳酸钙 |
2.93 |
微生物膜 |
0.63 |
硫酸钙 |
2.31 |
磷酸钙 |
2.60 |
磷性磷酸钙 |
2.16 |
磁性氧化铁 |
2.88 |
五、空调系统清洗工艺流程
(一) 空调系统清洗的必要性
空调的水系统分为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其中冷却水系统主要靠冷却塔散热。水在冷却塔中滴溅成无数小水珠或在填料表面成膜状流动,充分与空气接触,把空气中大量灰尘、微生物、可溶性盐类及腐蚀性气体带入冷却水中,使水中杂质浓度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水分蒸发、热分解、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等因素,使部分离子在水中结晶析出,附在管壁上形成水垢,这将给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多危害。冷冻水方面则由于腐蚀性大,极易造成盘管堵塞,机组及管路附件腐蚀,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空调系统清洗主要是针对于空调系统内的能量交换系统、循环系统进行处理,例如对制冷机组内的冷凝器、蒸发器等热交换设备和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的管道、末端设备进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全面清洗,以还设备一个清洁的表面,提高制冷效率,节能降耗,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二)空调系统清洗维护的工艺流程
1、机组清洗
使用专业工具对制冷机组的冷凝器、蒸发器进行清洁或是局部的药物循环处理。
2、 末端设备清洗
包括过滤器、盘管表冷器、风口及过滤网的水冲洗。
3、 通风管道清洗
使用专业工具对各种通风管道、阀门进行清洗,去除污物、灰尘。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要求,增加了含氯消毒和蒸汽消毒的新方法,为客户办公环境保驾护航。
4、 水系统管道清洗
1) 水冲洗:用大量的水尽可能的冲洗掉系统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藻类及腐蚀产物等一些疏松的污垢,以节约用药量,降低清洗成本,为下一步的化学清洗做准备。
2) 杀菌灭藻:通过加入杀菌灭藻药剂,杀死系统中微生物,使设备内表面附着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
3) 除垢剥离:加入剥离剂、除垢剂、分散剂对系统内水垢、锈垢剥离解体后排出,还原一个洁净的金属表面。
4) 钝化或预膜:设备管道经过清洗后其金属表面处于十分活跃的活性状态极易二次氧化锈蚀,清洗后投入预膜药剂,进行预膜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聚合高分子保护膜,以起到防腐蚀保护作用。